top of page

新闻记者:直到热情燃烧殆尽

报道:李彦樺  |    摄影:魏敬怡

       媒体界里,有着一群燃烧热情的人。他们四处奔跑,有时还得通宵达旦,一天的工作量相当的大。有人说,他们工资低,工作时间太长,不值得做。而这群热情澎湃的人依然坚持自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份职业之所以精彩,全因工作者心态,而他们所获得的经验,远远比他薪资的价值来得高。他们,就是新闻记者。

       27岁的万绮珊三年前抱着一股热血,加入了星洲日报普通组。“当了记者一个月后,我心想:我终于找到梦想中的工作!” 绮珊兴奋地说。

       大学主修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系的她,一心想找份对环境有贡献,更接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然而,商业公司利益挂帅的态度与她的梦想不符,最终她选择转行。

       拥有3年实战资历的绮珊,目前的薪资有3500令吉。她与一般打工仔无异,她供车、买保险、帮补家用。今年,她尝试买房子,很庆幸地贷款已获批,但她却发现这份薪水无法负担。

       在200个行业里,记者被美国职业网Career Cast评为2016年最差职业榜首,并且连续三年包尾。而在我国收入中,记者亦属于中低收入行业。绮珊希望这份行业的薪资待遇能提升至中产阶级收入。

       做记者都需要一份副业来维持生计,绮珊也不例外。“其实很多记者都有自己的副业,专研投资赚一些小钱,我的副业是专栏作者,一个月有几百块的收入。”

       除了薪资,记者的发展大前景也是问题之一。做记者可以持续做多久呢?从记者到主任、编辑、总编辑,整个过程已耗去半个人生,这导致转行的人越来越多。绮珊说,有的同事转行做烘培师,有些人当心理辅导员,而她目标则是去深造。

       虽然薪水涨幅及升职前景缓慢,但她表示暂时不会离开工作岗位,原因是记者生涯够精彩。

       “记者是很精彩的工作。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有时还会有轰轰烈烈的事件!转行的话我会考虑到:我以后的生活还会像现在这么精彩吗?我想我暂时还不能接受。”

       去年因一马发展公司的丑闻令报界心灰意冷,绮珊意识到虽然自己是记者,但能做的却不多。

“每次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些事让我恢复信心。今年1月关丹暴发铝土矿事件,我获得机会到当地做调查式报道。我到登嘉楼学浮浅,看鲨鱼。让我重新觉得新闻其实很好玩。” 

       记者这份行业就像人生,有起有落,但却阻止不了她勇敢前进。这正是它精彩的地方。

伍雯缨:面包与爱情,我选者后者

 

       茉莉杂志记者伍雯缨把记者的生活形容为:爱情与面包。“选择文字行业犹如相信爱情,如果选择面包就会辞职,选择爱情就继续做下去。”

       伍雯缨曾在南洋商报工作一年后离职,虽然报社记者薪资较高,但硬邦邦的工作模式让她无法适应。“我喜欢接触美丽的事物,也喜欢比较活泼的新闻,最后选择在杂志社工作。” 进入杂志社之后,伍雯缨爱上轻松的工作环境,不后悔辞职。

       杂志记者表面光鲜亮丽,因此很多人认为比起报社,杂志社的工作更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杂志社看重主题策划,记者需构思,收集资料,消化整体内容后再撰写稿件。“我负责的美容板块需要三个星期来完成。杂志记者最挑战的地方是策划题材,在写稿时用的词汇也不能重复,所以一定要多阅读来增值自己。”

       在本地,文字工作者并不受到重视,而且薪资偏低,所以他们只能继续燃烧热情,为工作付出。“很多人觉得记者都从网上抄资料然后整合内容,却不知道我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比如说,这星期的主题是《空气污染对皮肤的伤害》,记者必须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课题后才能写,而且也必须消化和构思呈现方式才传达给读者。”

       中学时期不爱穿裙子也不留长头发的伍雯缨,在造型和喜好上居然360度大转变。她现在是身穿套裙,长发飘飘的美容记者。“当时的我简直是个小男生!之后碰到人生中第一支指甲油,就开始喜欢化妆。我才发现在指甲和脸上画画原来这么好玩!”也因这个转折点,她开始触杂志,更梦想成为杂志记者。

       “我最喜欢收集指甲油,目前有40多支,我也自学指甲彩绘。我现在在收集可爱类型的限量版化妆品,这分工作也能常常获得免费的化妆品样本。” 伍雯缨说。

       由于薪资低工作时间长,若有了家庭负担,她不会继续在杂志社工作。她说,记者要趁年轻,热情满满的时候做。但她以后也不会放弃文字,将继续做翻译或者与文字相关的行业。

       谁说选择爱情不能获得圆满的结局呢?单纯喜欢文字和美容的她坚持所爱,在工作上结合自己兴趣,工作之余也享受生活,乐在其中。

曾毓林:挨得下去,才能留下来

       在媒体界打滚近30年的曾毓林,如今是《星洲日报》的副执行总编辑。对于记者被评为最差职业,他并不这么认为。“美国和大马的情况无法相提并论,毕竟大家的环境不同,本地的记者行业并不算是最高薪的行业,也不算非常低薪。”

       然而,生活在大都市里,尤其是吉隆坡消费较高的都市,记者必须勤劳加班,才能应付大都市的消费水准。“这也要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及你对生活素质的要求。如果你对生活物资不太挑剔的话,这份工作不会让你饿肚子。”

       曾毓林在加入报馆的第一天,就被总编辑告知,若加入了新闻行业,就不会有发达的机会。“我当时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后来在工作间发现的确如此。”他笑着说。他形容记者就像老师,一份稳定的薪资,虽然不会让你变成富翁,但也不至于饿死。

       记者行业的流动性特别大,许多记者入行没多久就急着转换职业,有的因挨不下去而选择离职。

他说,“有些人以为新闻工作就像他憧憬的那样,当他踏入报社之后发现记者工作的流程和环境,并不是他想象中或是电影所描绘到的这么好,而是比他想象中要花更大的努力,所以便选择离开。”

       有些记者则因工作增广见识,继而转换人生跑道,寻找更大的天空。“在新闻工作上会碰到很多新的机会,如:认识各式各样的人。我碰过很多记者,他们交际好,人脉多,因此被大公司、部长、企业界人等高薪挖角。甚至有些记者也开始从商。”

       记者本身就是个挑战性非常高的工作,然而选择留下来逐梦的人依然很多。这份工作或许也没办法让记者满足所有物质上的享受,但那份成就感始终会让人做下去,继续燃烧热情。

【职业是好是坏,我说了算】系列

免责声明:U-Click 拥有提供服务、终止服务、不定时改变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决定权。用户只许出于个人和非商业用途及目的来使用本网站的信息服务,所发表的言论亦纯属用户个人意见,U-Click 不会做出任何声明或保证。U-Click 不对用户因使用本网站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任何擅自复制、篡改、出售本网站信息者,U-Click 保留追诉法律责任的权利。

Disclaimer:  This site is provided on an “as is” and “as available” basis. The opinions and contents expressed in this site and those providing comments are theirs alone,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pinions of U-Click. U-Click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whether expressly or by implication. Neither is U-Click responsible nor liable for any loss, damage or expense suffered or incurred by users in reliance of an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site. Yet, U-Click expressly reserves the right to prevent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of the site's content, any attempted change made to the site's content, and any use of the site's content for commercial purpose.

所有内容资讯与图片之版权,皆为U-CLICK新闻网所有,翻版必究。

© www.uclicknews.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媒体链接

友情链接

  • Facebook social icon
  • YouTube Social  Icon
  • Email icon
  • UTAR
  • JC
  • JCS
  • 征
  • FAQ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