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剪纸人的故事

平易近人的剪纸

报道 :梁立文  | 摄影:梁立文、胡慧琪
 

       我们围着客厅中的茶几盘坐在地上聊天,那是苏植涵做建筑的父亲为他特作的茶几。小时候,他看见母亲做传统双喜字的剪纸,当时他并不知那是什么,直到舅舅送他中国进口的传统剪纸,才恍然大悟。

      大学时,眼见身边的朋友纷纷学习乐器、舞蹈等才艺,苏植涵也心血来潮,想要学习一门手艺。然而他觉得这些入门费用太高,而剪纸对他而言是“花少少钱,但乐趣多”,这一点倒是跟他节俭的个性一拍即合。

      “剪纸的魅力永远就是怎样可以让一个最普通的东西变成一个最有漂亮的东西。你去商店的时候会说一张纸而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张纸在我切切割割之后,它变成一个很不一样的东西。我可能花一两天甚至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很美丽的作品,我很享受作品完成的那一瞬间。”

 

       苏植涵的剪纸老师是许多人很熟悉的“谷歌大神”。他上网搜寻资料自学,慢慢地探索。此外,他发现传统的中式剪纸题材难打破传统的框架;而日式剪纸的题材较多样化,把剪纸变成一种绘画。

      “中式剪纸以剪刀为主要工具,刻刀、凿刀、锉刀为辅助,日式剪纸则以刻刀为主,剪刀为辅助。”他尝试过剪刀、刻刀和撕纸不同的剪纸方式,刻刀是他目前专研的,他觉得刻刀就像铅笔在纸上画画很有趣。


艺术需要牺牲睡眠
 

剪纸让苏植涵印象深刻的是熬夜,永远都是爆肝来完成一个作品。因此,他大概可以了解“艺术家是为了艺术而死”的说法。

      “熬夜有趣在今天你的同屋回来了,他看到你的桌面上就是一张白纸,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他就会说:唉,你还没睡啊!我说:还没睡,但是作品做出来了,戏剧性的地方就在这里了。然后,你就会看到他惊讶的表情。”

       我曾熬夜连续熬五天,每天睡不到4小时,但这跟苏植涵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为了赶完首次个人剪纸展览会约70幅作品,他曾连续一个月,每天平均只睡45分钟!有时当他完成一个作品后,他形容就像“神明退驾”后的疲累。

      办展览一直都是苏植涵的梦想,透过朋友的穿针引线,他在今年5月13日举办首次的个展。问及个展是否成功,他谦虚地表示不敢说很成功,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整体上的反应不错。

       因为真心喜爱,所以才一直努力地钻研,希望能用刻刀刻画出更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剪纸。尽管再伤神,也坚持对艺术的追求。

免责声明:U-Click 拥有提供服务、终止服务、不定时改变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决定权。用户只许出于个人和非商业用途及目的来使用本网站的信息服务,所发表的言论亦纯属用户个人意见,U-Click 不会做出任何声明或保证。U-Click 不对用户因使用本网站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任何擅自复制、篡改、出售本网站信息者,U-Click 保留追诉法律责任的权利。

Disclaimer:  This site is provided on an “as is” and “as available” basis. The opinions and contents expressed in this site and those providing comments are theirs alone,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pinions of U-Click. U-Click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whether expressly or by implication. Neither is U-Click responsible nor liable for any loss, damage or expense suffered or incurred by users in reliance of an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site. Yet, U-Click expressly reserves the right to prevent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of the site's content, any attempted change made to the site's content, and any use of the site's content for commercial purpose.

所有内容资讯与图片之版权,皆为U-CLICK新闻网所有,翻版必究。

© www.uclicknews.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媒体链接

友情链接

  • Facebook social icon
  • YouTube Social  Icon
  • Email icon
  • UTAR
  • JC
  • JCS
  • 征
  • FAQ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