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8 Nov 2017

高房价时代

 

 

 

     

       根据国家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大马中等家庭的收入为5228令吉,房屋的中等价位是28万2000令吉,显示了当前的房价远远超出了家庭的支出能力,想要买房的国民都望屋兴叹,更别想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购得一屋半房。

       房屋价格越来越高,想要买房就得趁年轻,房贷还可以延长摊还期限。相信不少在社会打拼的年轻人都被长辈这么劝告过,倘若有能力,谁又何尝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呢?

       根据Jobs Central的资料显示,一些专科毕业的入行菜鸟,包括:会计师、医生、律师、建筑师、电子工程师等,最低起薪也仅仅是1800令吉,最高则达3300令吉,以此收入,即使是要买市面上价格普遍介于30万至5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恐怕在一年半载也无法买到。寒窗苦读多年,想要像蜗牛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也必须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等待有朝一日能够购得自己的梦想家园。

       为了实现国人“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政府宣布将会拨款22亿令吉增建房屋、提供买屋辅助金等7项房屋计划,让人民能够以低于市价10%至20%的价格购买房屋。但倘若同时申请房屋者过多,政府将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国人购买房子。

       我国正进入高房价的时代,随着政府征收6%消费税,无论是砖块还是钢骨水泥等建筑材料皆无幸免,导致房屋的成本增加,使得房屋价格上涨至少3%。许多无壳蜗牛为了购买房屋节衣缩食,但却有部份人为了谋求私利,不断抬高房屋价格,情况令人感到担忧。政府除了拨款兴建房屋之余,也应该着手解决炒房问题,避免房屋价格日月增长,增加国人的负担。

       房贷,虽然帮助了国人拥有梦想之居,但同时也让人民陷入长久的负债梦魇。每每月头发薪,扣除个人所得税、公积金、社会保险与生活费之后,便所剩无几,成为实实在在的房奴,让生活变得平凡无趣。每天睁开眼睛,为的只是能够早日还清房贷,实实在在的拥有自己的家。政府应考虑发放津贴予收入较低的购屋者,帮补或减轻他们的负担。

       面对重重的财务压力下,国人想要成为“有房人士”实在困难,加上房屋价格对于收入一般的国人来说堪称天价,使得想要买房的人民意兴阑珊。总而言之,除了积极推动房屋计划,政府也必须着手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图| 文 : 学生记者· 蔡绮雯

许多无壳蜗牛为了购买房屋节衣缩食,只为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此专栏在11月13日刊登于星洲日报

免责声明:U-Click 拥有提供服务、终止服务、不定时改变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决定权。用户只许出于个人和非商业用途及目的来使用本网站的信息服务,所发表的言论亦纯属用户个人意见,U-Click 不会做出任何声明或保证。U-Click 不对用户因使用本网站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任何擅自复制、篡改、出售本网站信息者,U-Click 保留追诉法律责任的权利。

Disclaimer:  This site is provided on an “as is” and “as available” basis. The opinions and contents expressed in this site and those providing comments are theirs alone,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pinions of U-Click. U-Click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whether expressly or by implication. Neither is U-Click responsible nor liable for any loss, damage or expense suffered or incurred by users in reliance of an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site. Yet, U-Click expressly reserves the right to prevent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of the site's content, any attempted change made to the site's content, and any use of the site's content for commercial purpose.

所有内容资讯与图片之版权,皆为U-CLICK新闻网所有,翻版必究。

© www.uclicknews.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媒体链接

友情链接

  • Facebook social icon
  • YouTube Social  Icon
  • Email icon
  • UTAR
  • JC
  • JCS
  • 征
  • FAQ
bottom of page